##EasyReadMore##

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

雪霸國家公園





s5.jpg (6173 個位元組)雪霸國家公園於民國81年7月1日成立,在所有的國家公園當中,可說是較晚成立的一個,是屬於山岳型的國家公園,園區內的自然景觀非常壯麗,空氣清新,森林、高山、溪流、湖泊  皆美,是國人週休2日的好去處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由於雪霸國家公園幅員廣大,氣候上涵蓋暖溫帶、冷溫帶及亞寒帶。雪
霸國家公園年雨量平均為1500─3000公釐,雨季大約為每年的5月到10
月。雪山主脊以北地區,包括大安溪流域及大漢溪上游,主要受西南季
風及颱風豪雨之影響,年雨量約在2500公釐以下。雪山山脊以南,思源
啞口以西的大甲溪流域,年雨量因地形而有顯著偏差。

雪霸國家公園的氣候,受到山區地形及溪流水氣的影響,具有明顯的四
季變化。初春時的春雨及梅雨季,使得山區經常是細雨綿綿,充滿了霧
氣。夏天的時候有颱風的侵襲,以及對流雨的產生。秋天雖是秋高氣爽
,但是如果大陸性冷氣團南下,則氣溫會下降,山區的早晨可看到遍地
白霜,甚至會下雪。寒冬的時候,山區會積雪而造成交通受阻,經常發
生冰雪封山的情況。

山區的白天氣溫的變化也很大,夏天的時候,儘管早上晴空萬里,午後
經常雲霧瀰漫,下雨的機率約有5成以上。夜晚溫度驟降,尤其是3000公
尺以上的地區,氣溫更是在0度左右,在最熱的7月天,亦有零下3.2度的
記錄。


地形

大霸尖山是雪霸國家公園最重要的兩座山之一,位於苗栗縣,風景秀麗,且設施安全完善,是登山熱門路線。到過或看過大霸尖山照片的人,一定會覺得大霸尖山的形狀很特殊,好像一個很大的岩石酒桶,這個岩石酒桶是變質砂岩所構成,地層相當於始新世至漸新世之四稜砂岩,山頂則以厚層變質砂岩為主,此層即白冷層頂部的青山段砂岩。在大霸頂部的砂岩層其位態近乎水平,主要是因此岩層恰位於雪霸背斜的軸部位置,因此位態近水平,而大霸尖山山形呈桶狀之原因,主要受砂岩中節理的發育所控制,於地層平緩疊置之箱型背斜軸部發育形成。
大霸尖山連接在大霸尖山旁邊的是小霸尖山,小霸尖山高度3,418公尺,在大霸尖山西南方約700公尺處,地質構造與成因皆與大霸尖山相同,都是硬質砂岩所構成,受到岩性和節理之控制,發育於地層平緩疊置的箱型背斜軸部,唯其山形規模較小,但卻有另一種孤立挺拔的氣勢,與大霸尖山並立於雪山地疊的北側,是苗栗縣和雪霸國家公園的重要地標




翠池

翠池-夢幻的高山湖泊,終年冰冽不輟的水,是登雪山客心中最特別的湖,位於雪山主峰西稜碎石坡下1公里處,是雪山溪的源頭,海拔3,520公尺,是台灣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,也是東南亞最高的清池;翠池長寬不到30公尺,是可愛的小水池,登山客喜歡在她旁邊駐足、拍照、冥想,甚至晚上睡在她的旁邊;池旁倒映的挺拔圓柏令人心醉。






雪山1號圈谷
 雪山1號圈谷位於雪山主峰的東北方,形狀呈長橢圓形,開口朝向東北,長約1,000公尺,最寬處約600公尺。圈谷最低處在長軸的最東北處,海拔高度約3,500公尺,大略位在通往雪山主峰的步道出黑森林處,這裡也是觀看雪山1號圈谷最佳的觀景點,尤其是冰雪覆蓋的冬季。雪山1號圈谷的谷底與兩側山坡都布滿了碎石,與一叢叢玉山杜鵑及成匍匐狀生長的玉山圓柏。這些碎石堆是台灣高山稜頂兩側常見的景觀。雖然某些碎石堆位於岩崖或岩溝(又可稱蝕溝)的坡腳處,但是雪山圈谷內的許多碎石堆,布滿在非岩崖或崖溝坡腳下的坡頂附近。這應該是屬於冰緣區冰風化作用在原地造成岩石崩裂或碎裂的結果,而不是落石型的崩山作用所造成的。至於臺灣的圈谷是否為冰斗地形,仍有許多疑點待地球科學者研究澄清。

雪山2號圈谷雪山2號圈谷位於北稜角正北側,呈橢圓形狀,開口朝北,長約600公尺,寬約400公尺。圈谷最低處海拔高度約3,630公尺,是台灣高度最高的高山圈谷。雪山2號圈谷有比較明顯的長軸陡坡與谷底緩坡的坡剖面轉折點,同時長軸與短軸比也比1號圈谷來的小(2號為 600/400=1.5;1號為1000/600=1.67),這表示2號圈谷的形狀較1號圓潤(楊建夫,1996)。這些地形幾何特性都表示雪山2號圈谷比較像冰斗的形貌。此外,2號圈谷的谷底,有條由北稜角左側稜線延伸而來的小稜線,延伸至谷底形成高約5公尺的小丘,布滿了碎石。鹿野忠雄(1934)認為這是「端堆石堤」,也就是冰河作用的端冰磧。雪山2號圈谷的谷底與兩側坡壁,全都布滿了碎石,這是冰緣區冰風化作用的產物。

青楓
植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青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本區林相主要可分為造林地、闊葉林及混合林等三大類:


造林地
多為日治時期及戰後的產物,其植物種類包括台灣櫸、柳杉、杉木、二葉松、
五葉松、闊葉樹及竹林等造林地。


闊葉林
組成種類較為複雜,通常依海拔高度分為櫟林帶(Quercus Zone)及楠櫧林帶
(Achilus-Casstanopsis Zone),其結構通常有三至四層。


混合林
夾雜有闊葉樹與落葉樹種,主要有台灣紅榨槭、尖葉槭、青楓、栓皮櫟、台灣
壝楊、檜木、杉木等,草本植物則為五節芒或高山芒。另在區域內亦有棣慕華
鳳仙花及苗栗野豇頭等稀有植物。本區共記錄有596種維管束植物,其中稀有
物資源計有台灣黃杉、叢花百日青、南五味子、山肉桂、土肉桂、鹿皮斑木薑
子、台灣檫樹、台灣蘋果、苗栗野豇豆、捲斗櫟、化香樹、愛玉子、台灣山茶
、紅珠水木、雪山冬青、阿里山風藤、八角蓮、阿里山十大功勞、棣慕華鳳仙
花、黃花鳳仙花、台灣金線蓮、小鹿角蘭、鸛冠蘭、阿里山豆蘭、四季蘭、台
灣春蘭、菅草蘭、金草蘭等28種。


動物
大型哺乳動物
雪見地區大型動物資源豐富,尤其以大安溪與雪山溪匯流口至北坑溪匯流口之間
,尚可見大量而新鮮之長鬃山羊、台灣野豬、台灣山羌、台灣獼猴等動物痕跡,
亦可發現目前野外已少見之台灣水鹿足印。北坑溪古道沿線以台灣野豬、台灣山
羌、台灣獼猴等動物痕跡較多,但在春夏兩季亦有台灣黑熊在此活動。其中,台
灣黑熊為野生動物保育法所列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,台灣水鹿在野外的族群量亦
極低,長鬃山羊亦屬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。


 鳥類方面
24科63種鳥類,包括10種特有種、33種特有亞種,以及29種保育類鳥類;其中以
屬瀕臨絕種保育類的藍腹鷳和林鵰最為珍貴。全區的前五種優勢鳥分別為冠羽畫
眉、繡眼畫眉、山紅頭、藪鳥以及白耳畫眉。鳥類豐富度以位於北坑溪古道的低
海拔闊葉林型(29種)、雪見遊憩區所在的中海拔成熟林型(30種),以及海拔
約2,000公尺的赤楊-二葉松林型(33種)最高。


兩生爬行類
短吻紅斑吻蝦虎 兩生類4科13種、爬行類6科14種,共計10科27種。其中盤古蟾蜍、面天樹蛙、褐
樹蛙、莫氏樹蛙及斯文豪氏蛙、短肢攀蜥、斯氏攀蜥、台灣草蜥等8個種類屬於台
灣特有種。而褐樹蛙、莫氏樹蛙、梭德氏蛙、台灣草蜥、紅竹蛇、兩傘節及龜殼
花等7種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。


魚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北坑溪在台灣屬高山溪流,許多魚都無法適應這低溫的溪流環 境,故魚類種類較少
。經調查北坑溪魚類計有短吻紅斑吻蝦虎、台灣鏟頷魚等兩種淡水魚類,及拉氏清
溪蟹等淡水蟹一種。北坑溪與大安溪匯流口調查到台灣鏟頷魚、台灣間爬岩鰍、台
灣石魚賓等三種淡水魚類。大安溪梅園段調查到台灣間爬岩鰍、台灣石魚賓、粗首
等三種淡水魚類。在大甲溪的上游七家灣溪,有台灣一級國寶魚櫻花鉤吻鮭。


昆蟲類
全世界昆蟲之分目為32目,而在雪見地區即發現16目之昆蟲種類,佔全部之1/2,可
見本區內蟲相之複雜度。季節性昆蟲種類豐富度調查結果,以夏天昆蟲種類最多,
其次為秋季及春季,再其次為冬季。而本區內之保育種僅發現鞘翅目的擬食蝸步行
蟲、長角大鍬形蟲兩種。雖然本區內保育種類不多,但其他之昆蟲稗種類及複雜度
相當高,包括腐生肉食性、草食性、寄生性及捕食性種類,在生態階層上甚為完整。


資料來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9B%AA%E9%9C%B8%E5%9C%8B%E5%AE%B6%E5%85%AC%E5%9C%92
http://travel.kingnet.com.tw/topic/topic/park/sheipa/index.html
http://www.spnp.gov.tw/default.aspx?lang=1
圖片來源:http://travel.kingnet.com.tw/topic/topic/park/sheipa/index.html
http://www.spnp.gov.tw/default.aspx?lang=1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